17-20年校教改项目立项及结题情况
序号 | 单位 | 项目名称 | 主持人 | 项目类别 | 立项年份 | 结题年份 |
1 | 理学院 | 《线性代数》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 | 樊继秋 | 校级教改 | 2013 | 2017 |
2 | 理学院 | “互联网+”在《高等数学》“问题主导”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| 刘胜兰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3 | 理学院 |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数学专业类专业教育的研究 | 刘唐伟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4 | 理学院 | 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《数值分析》课程改革与探索 | 曾光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5 | 理学院 | 《多元统计分析》课程建设与改革 | 闫霏霏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6 | 理学院 | 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与实验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| 李迎 | 校级重点 | 2017 | |
7 | 理学院 | 线性代数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 | 邢伟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8 | 理学院 |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多学科融合式教学探索 | 郭亚晓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9 | 理学院 | 考研数学、竞赛数学、数学建模的学案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| 许志军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10 | 理学院 | 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| 李群 | 校级教改 | 2017 | |
11 | 理学院 | 统计学专业《概率论》课程移动教学体系建构 | 熊思灿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2 | 理学院 |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的《常微分方程》课程教学改革 | 阮周生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3 | 理学院 |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 | 李雄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4 | 理学院 | 科研训练渗透物理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——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| 陈志明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5 | 理学院 | 构建SPOC环境下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| 李洋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6 | 理学院 | 科教融合促进理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关键问题研究 | 谢红强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7 | 理学院 | 演示实验走进课堂——“探究型”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与实践 | 刘红兵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8 | 理学院 | HPM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| 蔡奇嵘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19 | 理学院 | 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《高等数学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| 雷莉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20 | 理学院 | 基于SPOC平台的《高等数学》课程多维互动案例式教学模式研究 | 雷莉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21 | 理学院 | 《高等代数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 | 郝国亮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22 | 理学院 | 东华理工大学实验室开放模式与管理机制的改革研究——以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例 | 刘伦 | 校级教改 | 2018 | |
23 | 理学院 | 基于微课的创新型大学物理与实验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| 李迎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24 | 理学院 | 虚拟仿真技术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影响 | 李群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25 | 理学院 |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研究 | 李雄 | 校级教育规划 | 2019 | |
26 | 理学院 |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《大学物理》移动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| 李雄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27 | 理学院 | MOOC校本化: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——以《光学》课程教学为例 | 刘红兵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28 | 理学院 | “按类培养、兴趣分流”背景下《高等代数》考研辅导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设计(DHJG-19-23) | 胡康秀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29 | 理学院 | 媒介依赖视阈下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| 谢智红 | 校级教育规划 | 2019 | |
30 | 理学院 | “互联网+”在《高等数学》“问题主导”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| 刘胜兰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31 | 理学院 | 基于SPOC平台的《高等数学》课程多维互动案例式教学模式研究 | 雷莉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32 | 理学院 |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数学类专业教育的研究 | 刘唐伟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33 | 理学院 | 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《数值分析》课程改革与探索 | 曾光 | 校级教改 | 2019 | |
34 | 理学院 | 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专业学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| 张建华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35 | 理学院 | 统计学专业《概率论》课程移动教学体系建构 | 熊思灿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36 | 理学院 | 科研训练渗透物理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——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| 陈志明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37 | 理学院 | 科教融合促进理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关键问题研究 | 谢红强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38 | 理学院 | 防疫背景下《大学物理学》课程思政教学应用研究 | 李雄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39 | 理学院 | 2020年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建设项目《大学物理》 | 李雄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40 | 理学院 | 2020年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建设项目《高等数学BI》 | 严兰兰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41 | 理学院 | 2020年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建设项目《力学》 | 李迎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42 | 理学院 | 2020年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建设项目《管理信息系统》 | 郭名静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43 | 理学院 | 基于“SPOC+协作学习”的《数据库原理及应用》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| 刘爱华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44 | 理学院 |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| 丁木华 | 校级教改 | 2020 | |
45 | 理学院 | 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影响 | 2020 |